所有人齊齊看向青鳥。
范閑也看向青鳥,他很好奇,李承滔會給他什么評價?
在眾人好奇的目光中,青鳥取出了信紙,展開一看,看著范閑,微微驚道:“殿下給你回了一首詞!
111
什什么意思
眾人有些震驚!
這信鴿剛飛回去,前后不到一刻鐘的時間,三殿下就又有了新作品?
而且還是對范閑所作新詩的回復?
確定不是開玩笑?
三殿下寫詩不需要思考的嘛?
范閑也無比驚奇問道:“三殿下給我回了什么詞?”
青鳥看了一遍后,眼中閃過一抹驚艷和感嘆,旋即她把信紙給了范閑,
“你自己看吧!”
范閑接過信紙,輕聲朗讀道:“少年不識愁滋味,愛上層樓。愛上層樓,為賦新詞強說愁。
“噗!
范閑剛讀完上闕,郭寶坤就忍不住笑道:“三殿下這是在諷刺范閑,你們聽聽,少年不識愁滋味,為賦新詞強說
愁!這不就是在說范閑年紀輕輕瞎琢磨嗎?
我估計三殿下也懷疑這首詩不是范閑寫的,只不過沒明說而已!
此話一出,不少人都覺得有道理。
范閑著眉頭,沒說什么,而是接著往下讀。
“而今識盡愁滋味,欲說還休。欲說還休,卻道天涼好個秋。)
“卻到天涼好個秋?”范若若楞了片刻,然后突然欣喜道:“我知道了,三殿下根本不是嘲諷我哥哥,而是在感嘆我
哥哥多愁善感!
你們看,三殿下的寫的下半闕,而今盡識愁滋味,卻道天涼好個秋!
這不就是在附和我哥哥那句萬里悲秋常作客嘛?
三殿下的意思是,少年人如果不懂愁滋味,就會為賦新詞強說愁!
而如果少年人多愁善感,就會想說愁而又不說愁,卻說天氣涼爽好一個秋!
就像我哥哥寫的登高,滿篇沒有一個愁字,但卻寫盡了千古憂愁!
一句萬里悲秋常作客,足以抒發心中所有愁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