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圣明!”
徐光啟滿臉的笑容,但又搖了搖頭:“但也不完全對!”
這一次崇禎有些疑惑了,火器研究院的任務挺多,諸如鐵模鑄炮、橫藥和順藥、燧發(fā)槍等等。
橫藥和順藥在茅元儀的武備志中有記載,應該是最簡單的,但研究時間太短,可能性不大。
鐵模這玩意聽著簡單,但以現(xiàn)在工匠的思維,難度還是挺大的。
不待他繼續(xù)思索,徐光啟繼續(xù)道:“陛下,臣的喜事是,火器研究院再添兩位火器大家,臣將人帶來了,在午門等候,想請陛下見一見!”
“火器大家?”
“快請!”
崇禎聽完瞬間開心了,火器的發(fā)展好不好,直接關(guān)系到大明未來在世界的地位。
能被徐光啟評價為火器大家的,那一定是位人才,他怎么能不開心。
小半刻鐘的時間,王承恩領(lǐng)著一名中年和一名青……少年,進了東暖閣,在徐光啟的示意下,兩人立刻行禮。
“草民焦勖(xu)、學生薄玨參見陛下!”
“兩位免禮!”
崇禎看著兩人,等著徐光啟的解釋。
如果說中年男子是火器大家他還是相信的,火器這玩意是專業(yè)的東西,涉及工藝、數(shù)學、火藥等等,可這少年是幾個意思?
“陛下,焦勖和湯若望是亦師亦友,深得歐洲火器科學技術(shù),對火器的制造有著豐富的經(jīng)驗,
此外還精通冶鑄、機械、化學、力學、數(shù)學等方面的知識,絕對是一位火器大家!”
聽著介紹,崇禎嘴角掛著一絲笑意。
焦勖他沒有印象,但湯若望他是知道的,能和湯若望這位大牛成為亦師亦友的存在,那絕對是位人才。
“陛下,薄玨,今年十九歲,別看他年紀輕,但臣敢保證,十年之內(nèi),他一定能成為大明最頂尖的火器大家!”
我艸……
崇禎被徐光啟的話給驚的差點站起來。
要不是這話出自徐光啟之口,他都要讓人將出聲之人叉出去賞二十軍棍。
尼瑪?shù)模艢q的青年,給這種評價,還是火器這種專業(yè)性極強的領(lǐng)域的第一人,簡直是瘋了。
這就跟后世,一個院士告訴世人,一位大學生是未來學術(shù)界的第一人是一個道理。
似乎是看出皇帝的震驚,徐光啟連忙道:“陛下,研究這東西需要的是天賦、興趣和毅力,而薄玨就具備這三點,
他雖然家境貧寒,但好鉆研,屢試不第后又目睹官場黑暗,改學天文、數(shù)學和機械制造,
雖然家境差,但依舊自己在家搭建了一個工坊,配置各種工具設(shè)備,反復研制,憑借這簡單的工具,竟然造出了渾天儀,
臣和火器研究院的一些博士、工匠和薄玨探討過,他對火器的理解和構(gòu)造尤為深刻,動手能力極強。
湯若望、陳天衢都向臣推薦了他!”
“陛下,臣相信,給薄玨充足的研究環(huán)境,再加上火器研究院一眾博士的教導,十年后,薄玨絕對會成為火器領(lǐng)域的第一人,
到時候,臣等老了,火器研究院也有人接班了!”
徐光啟的解釋讓崇禎心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