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候生意好也不一定是件好事。
李掌柜開口也是一百斤。
這樣的話就是三百斤的量,宋寧頭有些發(fā)昏,累死她得了。
宋寧還是沒敢攬下來,還是先回去想想原料的問題吧。
一進家門,宋寧就嘆氣,柳月蘭擔心問:“咋了,是不是出啥事了?”
柳老太太趕緊給倒了水:“先喝口水緩緩。”
宋寧直接癱在炕上,聲音悶悶道:“今兒個酒樓說鹵味要加量,一天一共三百斤,我愁啊~”
“三、三百斤?”
宋寧的點點頭,她真的很想賺這個錢,奈何條件不允許。
柳月蘭和柳老太太本來還挺高興,但是仔細一想,三百斤,哪有那么多豬啊?
宋寧算了一下,七十五文錢一斤的兩百斤,九十文一斤的一百斤,不說成本,每天就是二十多兩銀子。
一個月下來就是七百多兩,這樣的話,她豈不是要發(fā)財了?
這個數(shù)字,實在誘人。
現(xiàn)在干活的幾個人一聽說這事,都興奮起來:“這是好事啊!”
聽到柳月蘭說原料不夠的問題,孫氏想了想:“二丫,要不你試試別的?豬雜碎不夠,咱們可以用別的代替。”
宋寧猛地起身,是啊,也不一定非要鹵豬下水,豬肉、雞肉鴨肉都行,甚至什么肉丸子、雞蛋啥的,都能鹵。
再加上她空間里的菜,很多她都沒敢拿出來,這樣一算,應(yīng)該是夠的。
宋寧頓時來了精神:“嫂子真是幫了大忙。”
不過今日天色不早了,明日應(yīng)該是趕不上了,后天應(yīng)該就能送到。
這樣的話,她們以后就要忙起來了。